岁末年初,各地都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为群众办实事”征集活动,或通过现场交流座谈面对面了解民意,或广发公开信听取民声,或通过网络平台征集民需,目的就是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广大群众也踊跃讨论、积极参与,期待满满,希望自己关注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能进入政府决策,及早得到解决。
然而,有少数地方和单位重“安排”轻“科学”,简单地把办实事同办新事划了个等号,常常谋划新实事,重打锣鼓另开张,建立新台账,而对需要久久为功、持续用力的事,往往不再列入下年度的实事项目。说白了,是认为实事必须求新求快,一年的光景就得完成。群众原本盼望的一些好事,因为要给新实事让位,就退居了“次席”,容易在谋划上减重、推进上减速、效果上减分,甚至有的项目开个头或行至一半就被视为已完成,导致对群众的一些承诺成了“半拉子工程”。人民所盼的,就是我们所干的。办实事如果不聚焦,不断更换频道,会让群众旧“愁”未了,又添新“盼”,政府的公信力就打了一定折扣。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实事必须实干,要改进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民生实事,一头连着党心,一头连着民心。落实好“实事必须实干”,就得实事求是地办事,既要有一年干几件事的冲劲,又得有几年干一件事的韧劲,对一年内能完成的全力以赴完成;对需要持续抓几年的,要在下年继续列入实事台账,接受群众监督。“说了算,定了干”,是共产党人的优良品格。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为民服务,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一件抓落实,真正把实事办得让群众可感可及。
高岸 中国组织人事报 2025年01月06日 14:11 北京
初审:段周宏
复审:尹是罡
终审:闫 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