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 11月27日,游击队总队长孟杰民率队到磐石县和伊通县交界的西集场子(今吉昌镇)一个叫长胳膊的地方,向地主张志仁(张辅卿)索取枪支、粮食。张志仁是这一带有名的富户,拥有15支枪和一批看家护院的兵丁。游击队到达离张家大院2里的地方后,孟杰民命令游击队员隐蔽待命,约定鸣枪为令,自己仅带两人前去交涉。当孟杰民等遭到张志仁拒绝后,其中一人到院里鸣枪。游击队员听到枪声后,迅速冲向张家大院,但因距离太远,大家赶到时孟杰民已被枪杀。愤怒的游击队员激战了一天,由于力量不足,不仅未攻下大院,而且又有两名队员负伤。1933年1月11日,游击队在磐石东部又被东集场子(今呼兰镇)高锡甲的地主武装包围,游击队新任总队长王兆兰、总队政治委员初向臣牺牲,另有一名中队长和一名分队长受重伤。
初见转机的游击队,在连续失利后,情绪再次回落。有的主张把队伍化整为零,分散活动;还有人主张把枪埋起来,等待时机;有的队员开小差,160人的游击队减少至100人。就在这时,满洲团省委巡视员刘过风到磐石巡视工作,初步稳定了局面。很快,到海龙巡视工作的杨靖宇也回到磐石,他了解了情况后,立即召开县委会议和队内特支扩大会议。会上,杨靖宇严肃地批评了一些干部的悲观情绪,分析了遭受挫折的原因,强调要用党中央的领导和省委的重托统一大家的思想。经过分析和讨论,县委和游击队领导认识到,近期失利的主要原因是缺少武装斗争经验和“左”的思想作怪,不加区别地对待地主富户,必然使游击队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从而找到了打开局面的路子,坚定了抗日到底的信心和决心。
在领导骨干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杨靖宇开展了这样三项工作:
(一)召开追悼会,悼念游击队建立以来为抗日救国牺牲的战士。杨靖宇在追悼会上满怀深情地说:为革命牺牲无上光荣,“我们未死的同志们应踏着死者的血迹走上前去,完成革命伟大任务。”通过追悼烈士,寄托哀思,队员们决心牢记国恨家仇,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
(二)加强队伍建设,调整领导骨干。为了巩固和发展这支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杨靖宇决定留队工作,任代理政治委员。因原磐石工农义勇军政委杨君武已负伤离队,新政委仍称杨政委,取名靖字,表明杨靖宇平定六合、抗战到底的决心。从此,杨靖宇这个名字传遍白山黑水、长城内外,中国人为之骄傲,侵略者闻之胆寒。同时,任命袁得胜为游击队总队长、李松波为参谋长。下设一个教导队和三个大队,李红光等任教导队和三个大队的队长。新的领导骨干的确定,尤其是杨靖宇出任游击队政委,极大地鼓舞了游击队员的抗日热情,大家对开创抗日游击战争的新局面满怀信心。
(三)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扩大武装抗日的成果。在全队的精神面貌重新振奋之后,杨靖宇选准突破口,率领游击队员迅速出击,于1933年春节前夕,进攻蛤蟆河子反动地主武装会兵,逮捕反动地主5名,缴获数十支枪和一批猪羊、粳米、白面、衣服等物品。然后在铁路工人的配合下,杨靖宇又率队攻击吉(林)海(龙)路沿线老爷岭的日军守备队,击毁铁甲车1辆,毙伤日军9人。两战皆胜,使全体游击队员情绪为之一振,大家欢欣鼓舞,斗志满怀。
游击队的抗日斗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乡亲们热情送来各种慰问品,青壮年踊跃报名参军,就连有的伪军都说:“我们与红军没有仇恨,再让打红军的时候,我们不瞄准打了。”杨靖宇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这支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就象一只熠熠生辉的火炬,给正在日伪黑暗统治下痛苦挣扎的同胞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在南满游击队的打击下,日伪当局深感南满游击队对其统治的威胁,必欲除之而后快。时任伪吉林省省长的大汉奸熙洽,于1933年1月下旬,发出“围剿”抗日武装的通令,叫嚣要在“冬深木落,‘匪’失凭籍”之机,“迅即整饬警团,严重痛剿,务将零星小股,克日剿除,以靖地方。”于是,由日伪军组成的“讨伐队”相继开进磐石山区,对南满游击队和其他抗日武装进行“围躺”。这对刚刚发展起来的游击队,无疑是一次巨大考验。从1月末至5月初,杨靖宇指挥游击队先后粉碎了敌人四次大规模“围剿”。
粉碎敌人第一次“围剿”。1933年1月末,投靠日伪的两支土匪由日军督战,对南满游击队实施合围,一支是驻烟筒山的“东江好”,另一支是驻西集场子的“毛团”。
29日上午11时,两股匪徒共纠集三四百人进攻玻璃河套根据地。当时,南满游击队正在海龙三十一户的地方活动。敌人在玻璃河套抢劫财物,拷打群众,奸淫妇女,枪杀了满洲团省委巡视员刘过风。游击根据地惨遭劫难,人们心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30日,正当游击队在一个叫大坑的地方暂驻时,敌人又以千余兵力突然包围了游击队。上午10时,“东江好”队以六七百人,从北侧向游击队发起攻击。杨靖宇指挥游击队沉着应战,一面以火力压住敌人,一面让战士对敌人阵地喊话:“士兵不打士兵!”“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劳苦兄弟联合起来,去打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由于游击队的猛烈反击和强大的政治攻势,敌人败下阵去。与此同时,“毛团”本部及其所辖的“四季好”共约300人,在机枪的掩护下,从南面向游击队阵地发起多次冲锋,均被游击队打退。
“东江好”撤出阵地后,杨靖宇以主力迎击“毛团”,抽调部分游击队员奔袭退到三棚砬子的“东江好”。惊魂未定的敌人,又遭到突如其来的打击,纷纷夺路逃生。这时,从二道岗和三栋顶开来的地主武装“会兵”,又从西面和西南面进攻游击队。游击队员凭借有利地势,沉着应战,越战越勇。傍晚,敌人明显处于劣势,节节败退。杨靖宇乘机率领游击队撤出战斗。
在这次战斗中,南满游击队在一天内与千余敌人激战,把英勇战斗与政治攻势结合起来,在敢打敢拼的同时善于捕捉战机。当“东江好”退出阵地后,杨靖宇及时指挥部分队员跳出包围圈,予以痛击,不仅彻底击溃了“东江好”,也使敌人其他各部发生动摇,为游击队争得了主动,取得了伤敌军20余人的战果,游击队仅牺牲1人、伤1人,胜利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
粉碎敌人第二次“围剿”。敌人受到1月末的打击后,经过近一个月的休整,于2月28日又对南满游击队实施新一轮“围剿”。当时南满游击队驻在砖庙子,“东江好”和“毛团”六七百人由日军督战,悄悄包围了游击队。杨靖宇指挥游击队避开敌人锋芒,迅速退到山上,抢占有利地势。当敌人靠近时,突然向敌人猛烈开火,打得敌人抬不起头来。敌人虽多次发动攻击,都被占据制高点的游击队压了下去。经过3小时激战,打死敌人12人,击伤10余人。游击队牺牲1人,负伤1人。杨靖宇率领游击队适时发动反攻,敌人落荒而逃,游击队再次获胜。
“东江好”和“毛团”再次被南满游击队击败后,引起日本侵略者的猜疑。不久,“东江好”被缴械,“毛团”也受到监视。“毛团”首领毛作彬,深恐日军对其下手,遂率众倒戈,举旗抗日。毛作彬曾在日伪当局的控制下,多次进攻游击队,他的倒戈抗日,是杨靖宇率领南满游击队痛击目伪军,同时展开强大政治攻势的结果。
粉碎敌人第三次“围剿”。伪军“讨伐队”两次“围剿”南满游击队的行动失败后,日本侵略者决定亲自出马。3月底,日军守备队700余人,携带大炮、机枪等轻重武器,从磐石县城、小城子等地出发,开向玻璃河套,对南满游击队驻地杨宝顶子形成包抄之势。杨靖宇根据已掌握的敌军情报,指挥游击队占据有利地势,在杨宝顶子至玻璃河套长达20余里的地方分别隐蔽布阵。
下午1时许,日军进入游击队的伏击阵地后,杨靖宇一声令下,早已埋伏在这里的游击队员一起向敌人开火。刹那间,枪声大作,杀声四起,敌人惊慌应战。他们在大炮和机枪的掩护下,向游击队阵地冲来。游击队对敌人猛烈射击,冲在前面的敌人应声倒地,后面的敌人连滚带爬地败下阵去。敌人的数次进攻,都被游击队击退。夜幕降临,日军狼狈逃窜,南满游击队大获全胜,无一伤亡,共击毙日军守备队十几人,伤数人。
杨靖宇率领南满游击队打退日军守备队的消息不胫而走,人民群众欢呼跳跃,无不称快,到处传诵杨靖宇和游击队抗日杀敌的奇迹。群众深有感触地说:只有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游击队,才是真正彻底的抗日武装;只有红军游击队,才有这样的战斗力,才能够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粉碎敌人第四次“围剿”。4月末,敌人再一次派出重兵,从小城子直扑南满游击队驻地萝卜地。杨靖宇获悉后,率领南满游击队迅速转移到敌人的必经之路大泉眼埋伏起来。中午,敌人杀气腾腾地扑向萝卜地,在经过大泉眼时,突然遭到游击队的迎头痛击。敌人惊慌失措,就地架起3门迫击炮、七八挺机枪与游击队顽抗。
就在这时,敌人背后枪声大作,来不及隐蔽的敌人一个个中弹毙命。敌人慌忙逃走,途中又遭伏击,被打得抱头鼠窜。原来,南满游击队与敌人交火后,杨靖宇见正面压制敌人的火力已绰绰有余,便抽出人员,组成两个小分队。一队迂回到敌人背后,一队在敌人逃跑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才使敌人腹背受敌,逃跑途中又遭截击。此战击毙敌军10余人,其中日军6人;击伤敌军20余人。游击队再获全胜,无一伤亡。
南满游击队成立5个月来,进行大小战斗60余次,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特别是在四次反“围剿”中,杨靖宇表现出惊人的军事指挥才能,他率领的南满游击队打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威风,磐石、海龙、伊通等地群众争相传诵杨靖宇的传奇故事,盼望杨靖宇率领的游击队早一天打到自己家乡,赶走侵略者。日本侵略者的喉舌《盛京日报》惊呼:杨靖宇率领和改编的磐石、海龙两地的游击队,为“狂奔扩大其党势之共产党……普遍袭击附近富豪,抢夺财物,分与附近贫民,并向附近各地派遣宣传员,努力宣传,故附近农民之加入红军者日益增多,其数已达二三千名。若再不讨伐,恐陷于不可收拾之状态”。敌人把磐石、海龙游击队说成达“二三千名”,显然是夸大了,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在这一期间频繁出击、战果累累。
南满游击队的抗日游击斗争不仅在南满地区的人民群众和抗日义勇军中广泛受到欢迎,在伪军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许多人翻然醒悟,不想再给日本侵略者卖命。他们有的在战场上放空枪,有的开小差,有的干脆投向游击队。
1933年5月28日(农历端午节)之夜,在共产党员曹国安、宋铁岩等策动下,驻磐石县烟筒山镇的伪吉林警备军第五旅第十四团迫击炮连50余人举行起义,他们击毙反动连长,携带迫击炮1门,步枪50余支,炮弹80发,子弹数万发,加人南满游击队,受到杨靖宇和全体游击队员的热烈欢迎,被编为南满游击队迫击炮大队。
杨靖宇出任南满游击队政委后,游击队转危为安,节节胜利,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日益提高。杨靖宇率领南满游击队进行的英勇斗争,向人民群众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坚决抗目的主张,使人民群众增强了抗战必胜的信心。从此,杨靖宇率领英勇的游击队指战员,在崇山峻岭中摆开抗日游击战争的战场,在与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的生死搏斗中,挥扬着自己的胆识和力量。这种胆识和力量,来源于哺育他成长的伟大民族,来源于引导他前进的伟大的党,因此是不可战胜的。
初审:段周宏
复审:尹是罡
终审:闫 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