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2月,东北抗联第一路军警卫旅、铁血少年队进入桦甸县境内的柳树河子,在沟口驻扎,与方振声旅长的部队会合。因为粮食供给中断,方振声带领铁血少年队和警卫旅的战士去柳树河子东北背粮食,刚回到驻地,伪靖安军500多人就从那尔轰方面插过来了。侦查员报告,敌人在柳树沟宿营,驻地面积很大,正在生火做饭。司令部的领导估计,敌人明天一定会发现我军驻地。因此,立即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会上决定先下手为强,在敌人尚未发现我军,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向敌人发起突袭,打敌人个措手不及。敌人住在帐篷里,每个帐篷门口都笼着一堆火,因此,司令部给这次战斗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叫“摸火堆”。杨靖宇司令对参加战斗的同志们说:“敌人远道而来,走了一天的路程,他们支上帐篷就放心睡大觉,还没发现咱们的住处,一定很麻痹。在他们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咱们各部队每个连抽出10个人为一组,每组配备1架机枪负责攻打一个帐篷,缴了武器马上撤走,不要恋战。”于是,12个战斗小组很快组织完毕。
这次战斗原本没有让铁血少年队参加,但是队员们主动要求参加战斗,积极性很强。杨靖宇将军最后才决定铁血少年队也参加1个战斗小组,从机枪连抽调1架机枪给铁血少年队,要求铁血少年队跟随韩仁和参谋,听从他的指挥。魏副司令风趣地说:“这样打法可够敌人受的。”他又问:“大家怎么样?”铁血少年队的战士们高声回应:“没有问题,一定打敌人个落花流水。”
参战人员饱餐一顿,一切准备就绪,这时天已经半夜了,突击部队陆续出发。铁血少年队一共12个人,1挺机关枪,由韩参谋带领。每个战斗小组对准1个帐篷,铁血队在最后面。在敌人一个圆形小帐篷外不远处,韩参谋对大家讲:“这个帐篷是你们铁血少年队的目标,看准了,别出差错。”就在这时,帐篷外面的敌人哨兵发现了铁血队,问:“干什么的?”敌哨兵首先开枪。铁血少年队迅速向第一个帐篷发起冲锋,机枪拼命地向帐篷里扫射,敌人被机枪火力压制,趴在地上动弹不得。铁血队在短短几分钟内就把敌人全部歼灭,收缴了枪支弹药后就撤出了战斗。
铁血少年队战士王传圣,在撤退的时候,和敌人遭遇,脚被子弹射穿了。开始的时候,王传圣为了不拖累大家,隐瞒伤情不报,想挺过去。后来,鲜血止不住地往外流,大号儿胶鞋都灌满了。大家发现后,把他强行按到地上,剪开鞋袜一看,天哪,左脚心一个三寸长的大口子,一直往外流血。军医给王传圣包扎好,杨靖宇将军把自己的备用鞋袜给了王传圣。这小子知道,杨司令也只有这一套备用的鞋袜,坚决不穿,直到杨靖宇下了死命令,他才穿上。1940年2月,杨靖宇孤身在濛江与日军血战,一只鞋子跑掉了,就再没有穿上,直到牺牲。
天亮后,各部队都陆续撤出了战斗,带着战利品返回驻地。敌人讨伐队忌惮我军的威力,不敢贸然追击,派出两架飞机,从背面搜索过来,在我军驻地上方侦察。敌人的飞机欺负我们没有高射武器,一直低空盘旋扫射,战士们的眼睛都气红了。杨靖宇将军果断下令,把10几挺机枪集中使用,提前瞄准敌机飞行轨迹,在敌机低空扫射的时候,战士们冒着弹雨,一齐向敌机开火。一架敌机瞬间身中数弹,像喝醉了似的,东摇西晃,拖着长长的黑烟,一头扎进附近的松花江里了。另外一架敌机一看不好,掉头就跑掉了。
这次战斗,我东北抗联警卫旅和铁血少年队,打死打伤敌军100多人,缴获许多武器弹药和补给品。我军也付出了重大代价,伤亡60多人。三师政治部主任柳万熙负重伤,司令部参谋长崔春国光荣牺牲。我军在当天掩埋了牺牲的烈士,把负伤的官兵安顿好,就开拔到抚松县境内的头道砬子河“猫冬”去了。
来源:中共吉林市委党史研究室
初审:段周宏
复审:尹是罡
终审:闫 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