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发表在《战士》周刊上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926年11月,毛泽东担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后,以湖南、湖北、江西、河南为重点开展农民运动,掀起一场迅猛异常的革命大风暴。毛泽东在1927年3月写了这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那么,这篇文章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1926年下半年起,随着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北伐大革命的胜利进军,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起来。农民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贪官污吏和旧恶势力等各种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统治制度,引发了深刻的农村社会大革命。为了回击和驳斥党内外对农民运动的责难,1927年1月4日到2月5日,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回到当时农民运动发展最为迅猛的湖南考察农民运动。
每到一处,毛泽东都充分利用欢迎会和座谈会,广泛接触农民协会干部、会员及普通农民,收集和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考察结束后,他迅速撰写完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在《报告》中首先肯定农民运动“好得很”,而非国民党和社会各界认定的“糟得很”;贫农是“革命先锋”,而非“痞子”和“惰农”。毛泽东还将农民协会领导农民所做的14件大事一一列举,逐件分析。这些大事涉及对旧秩序的革命,如在经济和政治上打击地主,推翻土豪劣绅的封建统治,推翻县官老爷衙门差役的政权,推翻族权、神权和夫权,废苛捐,建立农民自己的武装等;涉及农民运动的组织和建设,如将农民组织在农民协会里,普及政治宣传,清匪等;还涉及农民提高文化水平和改善生活状况,如开办“夜学”,积极开展文化运动,开展消费、贩卖、信用等合作社,修建道路和塘坝等。
1927年2月5日毛泽东结束考察回到长沙后,在湖南区委几次作关于农民问题的报告。2月12日,毛泽东回到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驻地武昌,在武昌都府堤41号住所的卧室内,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重要的马列主义文献。从3月5日起,这篇报告先后在中共湖南区委机关报《战士》周报、汉口《民国日报》《湖南民报》等连载。当时主管中共中央宣传工作的瞿秋白非常重视这个报告,他于3月间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刊发表了这篇文章的前两章。4月,汉口长江书店以《湖南农民革命(一)》为书名,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单行本出版发行。瞿秋白在为该书所作的序言中说:“中国革命家都要代表三万万九千万农民说话做事,到战线去奋斗,毛泽东不过开始罢了。中国的革命者个个都应当读一读毛泽东这本书。”
毛泽东发表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毛泽东热烈赞颂大革命中的农民群众推翻乡村封建统治势力的革命行动和历史功绩,尖锐地批评党内外责难农民运动的各种谬论,阐明农民斗争同中国革命成败的密切关系。
这篇报告发表后,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它在历史的紧要关头,为革命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推动了农村大革命运动的继续发展。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基础,在随后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的极为险恶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才能够领导工农群众,从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中成功地转向土地革命战争。
2025-03-05来源: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初审:段周宏
复审:尹是罡
终审:闫 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