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将军和他领导的抗联一路军,是中华民族抗日史诗中一座不朽的丰碑。而《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正是这段历史最激昂的注脚。
1936年,是东北沦陷的第五年,同年7月,河里会议召开,东北抗日联军第一、二军合编组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兵力5000余人。杨靖宇任总司令兼政治委员及第一军军长。会后,杨靖宇带领第一路军在南满地区的漫漫林海中与敌周旋,他深知:艰难困苦的抗日斗争中,物资匮乏尚能坚持,但若失去斗志,队伍必将溃散。“军歌就是刺破黑暗的号角”——在密营的火堆旁,杨靖宇亲自指导创作军歌,将“革命必胜”的信念熔铸进歌词,创造出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以“冲锋”和“前进”为基调,旋律激昂,既结合了东北地区民间音乐的元素,又充满了战斗激情,旋律的进行多为上行,展现了抗日力量不断壮大的喜悦和“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的无畏勇气与民族气节。
歌词中写道“正确的革命信条应遵守,官兵和士兵待遇都是平等;铁般的军纪风纪要服从,锻炼成无敌的革命铁军。”这些词句并非简单的战歌,而是杨靖宇治军思想的凝练:官兵平等、纪律严明、信仰坚定。他以军歌为教材,让不识字的战士在传唱中理解“为何而战”,将士气凝聚成钢铁洪流。这首军歌在战士们之间传唱,也被朝鲜战斗翻译成朝语演唱,
军歌跨越国界与民族的界限,唱响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初心,军歌传唱之处,处处都是对战争胜利的决心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宣誓。
今天的我们已远离硝烟,但军歌中淬炼的精神依然熠熠生辉,杨靖宇将军牺牲的85年间,《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依然在白山黑水间回响。它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永远的冲锋号。先辈们抛洒热血的土地上,东北抗联精神生生不息,94年前,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战开始,94年后,中国人民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迈进,同志们,让我们以歌铭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永葆“革命铁军”的本色,让抗联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
来源:中共吉林市委党史研究室
作者:丁子芪
初审:段周宏
复审:尹是罡
终审:闫 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