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33年6月下旬,日伪当局集中大批兵力,向南满的各种抗日武装发动新的进攻。杨靖宇高举党的反日统一战线的旗帜,联合其他抗日武装,共同打击日伪军。
6月25日,杨靖宇率领南满游击队联合“赵团”、“马团”,共同攻打磐石、伊通两县交界处的大兴川伪军兵营。为了把这次联合作战搞好,杨靖宇先派人与马、赵二团商定,在这次攻坚战中,南满游击队出动160人,“马团”出动80人,“赵团”出动70人。南满游击队从两面进攻,马、赵二团各攻打一面。战斗中所消耗的机关枪子弹、迫击炮弹由三方共同负担,缴获的手枪归各队所有,缴获的大枪和子弹根据各队人数按比例分配。
与马、赵二团的首领会商后,杨靖宇把南满游击队各大队长召集起来进行战斗部署,确定参谋长李红光为前线指挥,同时决定组织一支冲锋队,李明海(外号“老当兵”)为队长。
6月25日夜,游击队员头顶繁星,急速向大兴川进发。拂晓时分,南满游击队到达大兴川附近的预定地点,与已到的马、赵二团接上关系。战斗开始后,抗日军向敌军兵营发起猛烈攻击。但由于马、赵二团进攻时,把附近一所地主大院点燃,暴露了目标,敌人拼死进行火力封锁,抗日军前进受阻。敌我双方对峙整整一天。
入夜,抗日军约定,各方冲锋队共同组织向敌营冲锋。南满游击队的冲锋队一马当先,迅速占领了距敌人炮台30步的一座小房。由于敌人火力十分猛烈,游击队冲锋队班长小李不幸中弹牺牲,“马团”的冲锋队尚离敌人营房半里之遥,游击队主力也未能跟上冲锋队,没有突破敌人营房的后山防线。拂晓前,经反日军各方协商,全部撤出战斗。
大兴川战斗虽未攻下敌人的营房,但却毙伤敌10余人,游击队仅牺牲1人、负伤1人。此次战斗给敌人以极大的震慑,使之于次日放弃营房,向营城子狼狈逃窜。这是杨靖宇为贯彻党的反日统一战线方针,首次指挥南满游击队与义勇军联合作战。南满游击队在与义勇军的协同行动中,表现出的良好作风、勇敢精神和巧妙战术,得到马、赵二团的赞赏,为在更大范围内开展联合作战积累了经验。
为了扩大反日统一战线,更加有力地打击敌人,粉碎敌人的“围剿”,中共满洲省委于7月10日以磐石人民革命军的名义发表了《为反对日本强盗围剿义勇军宣言》。根据宣言精神,杨靖宇率领南满游击队以不投降,不卖国,与日伪军作战到底;拥护工农及一切反日群众的斗争;允许民众自动武装和帮助民众武装等为条件,与千余人的各抗日义勇军、山林队建立了作战联盟关系,同时以避敌主力,攻敌薄弱,主动出击的战术,连续与日伪军展开多次规模较大的战斗。
攻占营城子镇战斗。7月12日傍晚,杨靖宇率领南满游击队和“毛团”等抗日义勇军组成的千余人的联合军,进攻伊通县营城子镇。伪警察第一、第六两个中队负隅顽抗,终被勇猛的联合军击溃,营城子镇被联合军占领。伪县长得知营城子被攻击的消息后,惊恐万分,哀求日军堤中尉出兵救援。堤中尉与另两个日本军官率日伪军150人驰援。13日清晨,日伪军进攻占据营城子镇的抗日联合军,双方展开激战。联合军俘虏伪警察6人,伤敌2人,缴获数千元现大洋及大量物品,然后顺利撤出战斗。
攻打三道沟伪军营房战斗。座落在大地主王大先生大院内的三道沟伪军营房,筑有高墻、炮台,警备森严,易守难攻。为了打掉敌人这一重要据点,筹集军需物资,杨靖宇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他派人到三道沟察看地形,侦察敌情。同时,在二道沟组织群众,宣传抗日,建立反日会。一天傍晚,游击队员们正在吃饭,忽然从伊通方向开来500余名伪军。杨靖宇派出小分队占据路边的有利地势埋伏起来,待敌人临近时突然发起攻击,敌人不知虚实,慌忙退走。
3天后,南满游击队在杨靖宇的指挥下,对三道沟的敌人营房发起猛烈进攻。英勇机智的游击队指战员猛打巧攻,迅速攻破了四周炮台。然而,正当杨靖宇指挥迫击炮大队准备炮轰敌人营房时,敌人却乘隙占据院外后山有利地势。杨靖宇见形势已变得对我不利,果断决定撤出战斗。杨靖宇率领南满游击队主动进攻三道沟敌人营房的战斗,在抗日义勇军、山林队中引起很大反响,称赞杨靖宇率领的南满游击队敢打会攻。
破坏吉(林)海(龙)铁路战斗。为了截断敌人的重要交通线——吉海铁路,杨靖宇召开了有“马团”、“赵团”、“毛团”、“孙团”、“韩团”等抗日义勇军参加的会议,会议决定各部队联合行动,在磐石至烟筒山的吉海铁路中段120余里区间,对敌人的兵营、车站、铁路发动全面进攻。攻袭小城子兵营及小城子以南20里的老爷岭兵营的任务,由南满游击队和“马团”共同承担。
7月18日,杨靖宇指挥南满游击队和“马团”攻占了小城子伪军兵营,破坏了老爷岭附近的一段铁路。随后,又向这一地段的另一座伪军兵营发起攻击。敌人凭借坚固工事拼死顽抗,并对游击队喊话:“你们是哪个队头,请留名!”游击队员告诉他们:“我们是红军”。敌人又问:“红军中有个曹xx,他在队里吗?”他们说的曹xx,是指在烟筒山率伪军迫击炮连起义的共产党员曹国安。曹国安朗声回应,并且希望他们哗变抗日。他们见真的是红军,便说:“你们别打了,我们炮弹很多,工事坚固,现在还不能立时哗变,你们可以去破坏铁路,在路上多给我们留些传单,明天我们去取。”原来喊话的是敌人班长,曾与曹国安同在伪军第十四团,他答应发饷后再哗变。这时,游击队的弹药已耗费得差不多了,遂撤出战斗。
同一天夜里,其他抗日义勇军也按会议部署,采取了破坏吉海铁路的行动,烟筒山以北的区段还发生了抗日义勇军与日伪军的激烈战斗。这次联合行动,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极大地鼓舞了抗日武装的士气。
进攻吉林七、八区战斗。吉林七、八区是吉林与桦甸毗邻地带,驻有三四个伪军兵营,其中八道河子、横道河子(今属桦甸县)两镇为敌人重要据点。7月20日,南满游击队联合其他抗日义勇军共1500余人,在杨靖宇率领下,进军吉林七、八区,对这一地区的日伪势力进行全面打击。在进军八道河子时,游击队和义勇军把沿途的反动地主武装全部消灭。驻守八道河子的伪军在游击队的猛烈攻击和抗日精神感召下,哗变抗日。紧接着,游击队和义勇军进军七区中部,缴获大批马匹、衣物等军用物资。
抗日军的联合作战,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和友谊,使得杨靖宇及其领导的南满游击队在抗日义勇军、山林队中的威信迅速提高。在各抗日军中,与南满游击队关系比较密切的有“老常青”、“青林”、“赵参谋长”、“臣军”、“朱司令”、“云中飞”、“爱国”、“马团”、“赵团”、“天虎”、“殿臣”、“曹团”、“四季好”、“磐石好”、“战北”、“风山好”等,其中南满游击队能够随时调动的有“老常青”、“赵参谋长”、“臣军”、“青林”等队伍。这些团结在南满游击队周围的抗日义勇军、山林队,有的要求尽快实现组织上的联合,有的要求在抗日游击战争中联合行动。在这种形势下,杨靖宇认为已经到了建立抗日军联合组织的时候了。
1933年7月下旬,在桦甸县八道河子附近,杨靖宇主持召开了抗日军联合参谋部成立大会。南满游击队领导与“马团”、“赵团”、“毛团”、“韩团”、“许团”、“殿臣”、“三江好”、“四季好”、“串江龙”、“常占”等抗日武装首领及卫兵70余人多加了大会。大会决定成立抗日军联合参谋部,选举杨靖宇为政治委员,毛作彬为总司令,李红光为参谋长,傅殿臣为军需部长。
抗日军联合参谋部的建立,在抗日军民中引起强烈反响,人们从抗日武装的联合与壮大中看到了希望。此后,杨靖宇领导南满游击队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反日统一战线工作,一些抗日义勇军陆续加入联合参谋部,南满游击队的政治影响越来越大。
一些过去抢掠过百姓的义勇军加入联合参谋部后,看到杨靖宇领导的南满游击队抗日坚决,纪律严明,爱护群众,深受人民群众欢迎,十分羡慕。每当与群众接触时,他们常说:“我们也随红军了!”以改变群众对他们的看法。于是,在党领导的南满游击队周围团结了一大批抗日武装力量,加入联合参谋部的反日部队一时竟达三四千人之多。
为了发挥反日统一战线的作用,共同打击敌人,杨靖宇召开抗日军联合参谋部各部首领会议,决定联合攻打磐石县东部重镇东集场子(今呼兰镇)。南满游击队与“毛团”、“殿臣”等各抗日军共出动1500余人,从8月13日开始,对东集场子实施围攻。抗日军以猛烈的火力攻城,镇内敌人一面顽抗,一面向磐石求援。当敌人发现援兵已到,一时得意忘形,反动地主武装伪自卫团长高锡甲带领匪众耀武扬威地冲出来,高喊:“看见没有,高老爷出来了,看老爷的手提式(实际是匣子枪)”。话音未落,作恶多端的高锡甲便被游击队员一枪击毙,众匪徒慌忙逃回。
由于敌人援兵临近,抗日义勇军各部先后退走,南满游击队也只好撤出战斗。这次战斗,是抗日军联合参谋部成立后,采取的一次大规模的联合行动。在三天三夜的战斗中,联合军把东集场子围得水泄不通,毙伤日伪军20余人,尤其是击毙死心塌地效忠日本侵略者的反动地主武装头子高锡甲,更是大快人心。战斗结束后,参战各部异口同声地称赞南满游击队指挥得力,作战英勇,冲锋在前,退却在后。
攻打东集场子战斗结束几天之后,杨靖宇又得到群众报告,东集场子的敌人近日将去磐石县城领取给养和弹药。获此情报后,杨靖宇率队在敌人返回时必经的哑巴梁子埋伏下来。敌人的给养队如期返回,早已埋伏在这里的南满游击队突然出击,毙伤敌人10余人,缴获大批军需物资。这次伏击战,打得敌人魂飞魄散,侥幸逃回磐石县城的敌人惊恐地说:“到哪都遇到红军”。从此,一提起红军,磐石一带的敌人就吓得胆战心寒。
杨靖宇指挥南满游击队联合抗日义勇军对日伪军频繁采取军事行动的地区,是距日伪统治中心——伪新京(今长春)很近的吉林省东部地区,对日伪统治者的威胁极大。日伪当局惊呼:“省之南境、西境、磐石、双阳、伊通、桦甸等县胡匪充斥,势甚猖獗,扰害日益加厉。”
8月19日,伪吉林省警备司令部司令官吉兴专程赴烟筒山,召集伪旅长邢士廉以下各团长,策划消灭吉海铁路沿线的抗日武装。8月31日,由伪军千余人、日军数百人组成的“讨伐军”,分三路出发,扑向各抗日武装。杨靖宇率领南满游击队联合各抗日义勇军,勇敢机智地打击日伪军,使敌人的“讨伐”归于失败。
由于杨靖宇坚决贯彻党的反日统一战线的方针,把一大批抗日义勇军、山林队争取和团结到南满游击队周围,建立起反日武装统一战线组织。尤其是率领南满游击队和抗日义勇军联合作战,既锻炼和提高了游击队的作战能力,又在抗日军民中扩大了游击队的政治影响,开创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新局面。
对杨靖宇领导的南满游击队几个月的工作,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在1933年8月的一份决议中是这样评价的:“红色游击队是用了反帝国主义统一战线的策略与抗日军毛司令、马团、赵团、殿臣等,建立上层统一战线,领导三、四千的抗日军,攻打吉林七区、伊通营城子、八道河子、横道河子、东集场子等镇,给与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满洲国’势力以严重的打击,他们动摇和恐慌,客观上大大地增强了在反日民族革命战争中的政治影响。”决议中还说:“各抗日军的下层群众,不但希望和欢迎红色游击队和共产党,而且他们毫无疑意地接受我们党的主张,在各地方路线转变后造成了客观上、主观上非常顺利的条件。过去抗日军和地主们暗杀、造谣、进攻我们的事实是消灭了,以后我们活动上有了非常顺利之条件。”这些都是杨靖宇坚决贯彻党的反日统一战线方针的结果,既证明了党的反日统一战线方针的正确和威力,同时也说明了杨靖宇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
初审:段周宏
复审:尹是罡
终审:闫 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