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2月13日,杨靖宇出生在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
确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李湾村是确山县的头等大村之一。村子的东、南、北三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村西是峰峦叠翠的秀山、乐山,一条寨河围绕在村子四周。寨河边垂柳成行,村里村外生长着数十棵参天大树。每当盛夏,水中荷花绽放,岸上柳丝飘拂,大树下绿影婆娑,大人们在树下纳凉、聊天,孩子们在树下奔跑、玩耍。这里的交通也很便利,郑州通往信阳的公路穿过全村,京汉铁路从村西经过。青少年时代的杨靖宇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成长的。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祖居河南泌阳县。杨靖宇的祖父马绥武在弟兄间排行第四,全家逃荒到确山后,先住县城北左庄,不久迁至李湾,以烧窑和租种地主土地为生。杨靖宇的父亲马锡龄忠厚老实,勤劳肯干。叔叔马元龄、马贺龄,也都是吃苦耐劳的庄稼汉。
在祖父马绥武的带领下,全家人辛勤耕作,日积月累,终于置得五六十亩土地,另租地主土地四五十亩,以耕种这百余亩土地的收成维持着一个大家庭的生活。杨靖宇出生时,大家已分成小家,杨靖宇家有数间草房,堂屋3间,土地20亩。杨靖宇5岁时,父亲因积劳成疾,过早辞世。从此,抚养子女、支撑门户的担子都落到母亲的肩上。
杨靖宇的母亲勤劳纯朴,不仅承担全部家务劳动,农忙季节还要和男人一样,耕田锄草,收割打场。她豁达开朗,心地善良,不仅与妯娌、邻居和睦相处,还经常把本不充裕的饭菜送给南来北往的逃荒者。她刚强坚忍,有志敢为,丈夫病故后,她节衣缩食,决心送儿子上学,希望杨靖宇将来成为一个正直、善良、有知识、有作为的人。
母亲聪明好学,博闻强记,虽然和当时的所有农村妇女一样,没上过一天学,却能讲许多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杨靖宇从小就爱听妈妈讲故事,从中得到许多做人的道理、战胜困难的力量。母亲的优良品质、殷切希望,深深地铭刻在杨靖宇心中,影响着他的全部成长和奋斗历程。
在杨靖宇的叔伯中,对杨靖宇母子帮助最大的是四叔马贺龄。他勤劳耿直,胆大心细,曾参加杨靖宇领导的确山暴动,是有名的神枪手,举枪杀敌,百发百中。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到处逮捕和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四叔是他们的搜捕对象之一。
一天,故人又来搜捕,四叔迅速躲进村外的谷地。由于叛徒出卖,四叔藏身的谷地被敌人包围了。四叔临危不惧,英勇还击,子弹打光后,壮烈牺牲。
来源: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
初审:段周宏
复审:尹是罡
终审:闫 振